产后康复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腹直肌修复、心理调适、营养补充等方式进行。产后康复通常由妊娠生理变化、分娩损伤、激素水平波动、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
1、盆底肌训练妊娠和分娩会导致盆底肌松弛,可能引发尿失禁或盆腔器官脱垂。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时需配合电刺激治疗,药物如盐酸米多君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雌三醇乳膏可辅助改善症状。
2、腹直肌修复腹直肌分离超过两指宽需干预,可能与孕期子宫扩张有关。可采用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康复带物理治疗,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复方氯唑沙宗片、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缓解伴随疼痛。
3、心理调适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与激素骤降和角色适应有关。建议通过心理咨询疏导情绪,必要时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米氮平片等抗抑郁药,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营养补充哺乳期需增加铁和钙摄入,贫血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钙缺乏建议碳酸钙D3片,同时补充复方氨基酸胶囊帮助组织修复,需结合膳食调整保证营养均衡。
产后6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建议穿戴收腹带辅助形体恢复,定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