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一般间隔3-7天一次,实际频率需根据病情阶段、体质差异、治疗目的及个体反应等因素调整。
1、病情阶段:急性疼痛期可每日或隔日治疗,慢性调理期每周1-2次,稳定期可延长至2周1次。
2、体质差异:敏感体质者需延长间隔至5-7天,耐受良好者可3-5天一次,老年人治疗间隔需适当延长。
3、治疗目的:镇痛治疗初期需高频次,亚健康调理中低频次即可,预防性保健每月1-2次维持。
4、个体反应:根据针感残留时间调整,针后效应持续48小时以上者可间隔3天,效应短暂者需缩短间隔。
针灸后建议保持治疗部位温暖,避免当日剧烈运动,出现皮下淤血可局部热敷处理,治疗期间注意记录身体反应以便医生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