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肠综合征是一种因小肠广泛切除导致吸收面积不足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肠扭转、克罗恩病多次手术或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
1、病因机制小肠切除超过70%或剩余肠段不足200厘米时,胆盐吸收障碍导致脂肪泻,胰酶活性下降加重消化功能障碍。
2、核心症状每日水样泻超过2升,伴随进行性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严重者可出现骨软化症或夜盲症。
3、诊断标准结合手术史与持续腹泻症状,通过72小时粪便脂肪定量、D-木糖吸收试验及血维生素水平检测确诊。
4、治疗策略分阶段采用全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使用奥曲肽减少肠液分泌,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必要时行肠延长术。
患者需长期监测微量元素水平,采用低脂高碳水饮食,分6-8次少量进食,避免高草酸食物预防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