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3厘米属于较大体积肿瘤,通常建议积极干预。其严重程度与肿瘤类型、激素分泌功能及压迫症状密切相关,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视力损害、内分泌紊乱程度及周围结构受压情况。
1、功能性评估分泌型垂体瘤可能导致激素过量分泌,如生长激素瘤引发肢端肥大症,需通过血清激素检测评估,治疗需结合药物控制或手术切除。
2、占位效应肿瘤压迫视交叉可引起视野缺损,压迫海绵窦可能导致眼肌麻痹,磁共振成像能明确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视力受损需优先手术减压。
3、手术指征经鼻蝶窦入路是主流术式,对于侵袭性肿瘤可能需要开颅手术,术后需长期随访激素水平,部分患者需终身激素替代治疗。
4、预后因素非侵袭性垂体瘤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但分泌型肿瘤需监测激素水平,侵袭性肿瘤可能需辅助放疗,定期影像学复查不可忽视。
确诊后应尽早就诊神经外科,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肿瘤出血,术后注意监测尿量预防尿崩症,保持均衡营养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