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与阑尾粘液性肿瘤存在一定关联,但两者属于不同性质的疾病。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或慢性炎症,阑尾粘液性肿瘤则是阑尾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性病变。
阑尾粘液性肿瘤可能由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引发,部分患者有反复阑尾炎发作史。慢性炎症会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反复修复,增加基因突变概率,可能发展为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这类肿瘤生长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易被误诊为普通阑尾炎。肿瘤增大可能阻塞阑尾腔,诱发急性阑尾炎发作,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等典型症状。
少数情况下,阑尾粘液性肿瘤破裂会导致黏液外渗,形成腹膜假黏液瘤,属于低度恶性病变。这种情况需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鉴别,后者多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板状腹。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有助于区分,黏液性肿瘤可见阑尾增粗伴囊性变,而普通阑尾炎多表现为管壁增厚和周围渗出。
建议出现反复右下腹痛或阑尾炎样症状时及时就医,完善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治疗,黏液性囊腺瘤可行阑尾切除术,恶性肿瘤需扩大切除范围。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