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可能由便秘、排便用力过度、局部创伤、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护理、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1、便秘粪便干硬导致排便时肛管皮肤撕裂,表现为排便疼痛和出血。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药物软化粪便。
2、排便用力长期腹压增高使肛管黏膜过度牵拉受损,常见于妊娠或重体力劳动者。需改善排便习惯,温水坐浴缓解痉挛,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地尔硫卓软膏促进裂口愈合。
3、局部创伤肛门检查或异物损伤导致黏膜完整性破坏,可能伴随感染。需要保持会阴清洁,外用红霉素软膏、复方角菜酸酯栓、利多卡因凝胶进行抗炎镇痛处理。
4、肠道炎症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引发肛管溃疡,常伴有腹泻腹痛。需治疗原发病,采用美沙拉嗪栓剂、氢化可的松泡沫剂控制炎症,严重者需行肛裂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便秘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超过1500毫升,出现持续出血或化脓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