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精力下降等症状。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快感缺失、疲劳感,可能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自责自罪观念或自杀倾向。
1、情绪低落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持续至少两周的显著情绪低落,表现为整天闷闷不乐、悲伤绝望,这种情绪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程度较重时会感到"生不如死"。典型患者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早晨情绪最为低落。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易怒、烦躁等情绪反应。
2、兴趣减退患者对既往喜爱的活动明显丧失兴趣,无法从日常活动中获得愉悦感,严重时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这种症状被称为"快感缺失",是抑郁症的核心特征之一。患者常表现为社交退缩、回避与人接触,原先的爱好也变得索然无味。
3、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常见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睡眠问题,其中早醒最为典型,患者常在凌晨2-3点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睡眠过多。睡眠障碍会加重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睡眠问题还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4、食欲改变多数抑郁症患者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食欲亢进、体重增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便秘也较常见。食欲改变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严重营养不良可能加重抑郁症状。
5、认知损害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工作效率下降、决策困难。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认知偏差,过度自责、悲观绝望,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抑郁症患者需要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独处和过度思考。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等,限制咖啡因摄入。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若出现自杀念头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常用抗抑郁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但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