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普通感冒则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两者在症状强度、并发症风险及传播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流感起病急骤,常伴随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乏力感显著影响日常活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普通感冒症状多局限于上呼吸道,以鼻塞、流涕、咽痛为主,发热多为低热,病程较短且并发症罕见。流感病毒变异能力强,易引起季节性流行甚至大流行,而普通感冒传染性相对较低。
特殊人群需警惕流感重症化风险。孕妇感染流感后肺炎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5倍,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出现高热惊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后急性加重风险增加3倍。流感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1周内心肌梗死风险升高6倍。普通感冒在这些人群中通常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预防流感最有效方式是每年接种疫苗,疫苗可降低60%的发病风险和50%的重症概率。出现流感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能缩短病程。普通感冒通常对症治疗即可,如使用伪麻黄碱片缓解鼻塞、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无论流感还是感冒,患病期间都应多饮水、保证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