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 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双糖,属于还原性二糖,常见于发芽谷物中。
1、化学结构麦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水解后可产生两分子葡萄糖。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游离的半缩醛羟基,使其具有还原性,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这种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于测定还原糖含量。
2、天然来源麦芽糖天然存在于发芽的大麦、小麦等谷物中,是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的分解产物。传统制作工艺通过谷物发芽产生淀粉酶,再将淀粉糖化提取。现代工业则采用酶解法直接从淀粉制备,产量更高。
3、物理特性纯净麦芽糖呈白色晶体状,易溶于水,甜度约为蔗糖的40%。具有吸湿性,在空气中易吸潮结块。熔点为102-103℃,加热至160℃以上会发生焦糖化反应,产生特殊风味物质。
4、消化代谢人体小肠黏膜分泌的麦芽糖酶可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吸收。相较于蔗糖,麦芽糖的血糖生成指数略低,但仍需糖尿病患者控制摄入。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先天性麦芽糖酶缺乏症,食用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5、食品应用在食品加工中,麦芽糖能防止蔗糖结晶、改善产品质地,广泛用于糖果、糕点、饮料等。其低甜度和保湿性适合制作沙琪玛、龙须糖等传统点心。发酵工业中常用作微生物培养基碳源。
日常食用麦芽糖制品需注意控制量,过量摄入可能引起龋齿和血糖波动。选购时应查看食品标签,避免含大量添加糖的产品。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应在营养师指导下食用,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糖酶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