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病人每日食量需根据病情、体重及活动量调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总热量摄入。慢性肝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主要有少食多餐、优质蛋白优先、低脂低盐、适量碳水、充足维生素。
1、少食多餐每日可分5-6餐进食,每餐七分饱为宜。肝病易引发胃肠淤血,单次过量进食会加重腹胀。可选用易消化的软食如山药粥、馒头片作为加餐,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肝糖原过度消耗。
2、优质蛋白优先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豆腐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肝硬化患者需警惕肝性脑病,应限制动物内脏等高氨食物。可搭配乳清蛋白粉补充支链氨基酸。
3、低脂低盐脂肪摄入控制在每日40-50克,禁用动物油及油炸食品。出现腹水时需限盐至每日3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烹调宜采用蒸煮方式,可使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部分油脂。
4、适量碳水主食每日200-300克,以低升糖指数食物为主如燕麦、糙米。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餐后血糖,避免精制糖摄入。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5、充足维生素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每日摄入500克以上新鲜蔬菜水果。肝功能减退时维生素A代谢受阻,不宜过量补充动物肝脏。可适量食用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
慢性肝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根据转氨酶水平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出现食欲明显减退或体重骤降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通过肠内营养制剂补充。日常烹饪注意食材新鲜卫生,绝对禁酒并避免含防腐剂的加工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配合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