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通常需要控制进食量,但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代谢率下降,过量进食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而营养不良者则需保证足够营养摄入。
胃肠功能减弱是老年人需要控制进食量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过量进食易引发腹胀、反酸或便秘。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餐七分饱,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存在吞咽困难的老人应避免干硬食物,可将食材切碎或制成糊状。
代谢性疾病患者需严格管理进食量。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老人,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会加重病情。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300克,用糙米替代精米,增加蔬菜占比。合并高血压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腌制食品。但消瘦或术后恢复期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优质蛋白和热量摄入,如每日补充1-2个鸡蛋或适量乳制品。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和血液指标,进食量调整需结合活动量、基础疾病等因素。可记录每日饮食日记帮助评估,出现持续食欲减退或体重骤降应及时就医。营养补充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自行限制或过度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