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以持续咳嗽、咳痰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主要有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病程迁延、季节性加重、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合并症风险增加。
1、反复呼吸道症状患者每年咳嗽咳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晨起刺激性干咳明显,伴随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症状在寒冷季节或空气污染时加重,部分患者存在胸闷气促表现。这与气道黏液高分泌、纤毛清除功能受损有关,需通过肺功能检查与支气管舒张试验鉴别哮喘。
2、病程迁延波动疾病呈渐进性发展,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急性期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表现为痰量增多、痰色变黄、发热等;缓解期仍存在基础咳嗽症状。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胸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或肺气肿改变。
3、季节性发作规律秋冬季节因气温骤降、病原体活跃导致症状加重概率显著上升,寒冷刺激引发支气管痉挛,空气干燥使痰液黏稠度增加。患者需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并规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控制药物。
4、肺功能持续恶化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不可逆性气流受限,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逐年下降,严重者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需长期监测肺功能变化,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延缓进展。
5、多系统合并症风险长期低氧血症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反复感染可能诱发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或焦虑抑郁。需定期评估心血管功能,必要时给予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并加强营养支持。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湿度50%-60%,冬季外出佩戴口罩。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通气功能,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建议每年进行1-2次全面肺功能评估,合并慢阻肺者需长期规律使用吸入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