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持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通常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1、病因机制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因支气管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导致。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气道纤毛功能,空气污染物如PM2.5可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职业粉尘接触可能造成气道结构重塑。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2、典型症状患者每年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以上且连续2年发病,晨起时症状加重,痰液多呈白色黏液状。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脓性痰、喘息和胸闷,后期可伴随活动后气促。症状冬季易反复,部分患者合并肺气肿时会出现桶状胸体征。
3、诊断标准需结合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检查,排除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其他疾病。FEV1/FVC比值下降提示气流受限,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痰培养可明确感染病原体,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
4、治疗原则急性期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细菌感染。稳定期需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配合家庭氧疗改善肺功能。戒烟和避免冷空气刺激是关键预防措施。
5、疾病管理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适量食用白萝卜、雪梨等润肺食物。定期监测肺功能,出现发热或痰量骤增需及时就医。冬季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湿度40%-60%。
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档案,每3-6个月复查胸部CT。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力,避免接触油烟等刺激性气体。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稀释痰液,睡眠时垫高床头减少夜间咳嗽。家属应学习正确拍背排痰手法,帮助改善呼吸道通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