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具有润燥通便、清热生津、健脾开胃等药用功效,其果实、根、叶均可入药,常用于缓解便秘、口腔溃疡、消化不良等症状。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对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功能有一定辅助作用。
1、润燥通便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天然酶类,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表明,连续食用猕猴桃可增加排便频率,尤其适合老年性便秘或产后便秘人群。其种子中的油脂成分还具有润滑肠道的效果。
2、清热生津猕猴桃性寒味甘酸,对缓解阴虚火旺导致的口干舌燥、咽喉肿痛有效。所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能减轻口腔溃疡炎症反应,其果汁可辅助治疗热病伤津引起的口渴症状。脾胃虚寒者需控制食用量。
3、健脾开胃猕猴桃中的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帮助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出现的餐后饱胀感,适量食用可促进胃排空。但胃酸过多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避免空腹食用。
4、调节血脂猕猴桃籽提取物含有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果胶成分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轻度血脂异常有辅助调节作用,但不能替代降脂药物。
5、抗氧化防衰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3倍,配合多酚类物质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其提取物常用于改善紫外线导致的皮肤光损伤,但需长期规律食用才能显现效果。
建议每日食用1-2个新鲜猕猴桃,避免与牛奶同食影响消化。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应观察是否出现舌麻、皮疹等反应。药用时建议咨询中医师配伍使用,如搭配麦冬治阴虚燥咳,配合火麻仁润肠通便。出现严重胃肠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