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进行内镜检查的不适症状主要有反复腹痛、吞咽困难、呕血或黑便、不明原因消瘦、持续反酸烧心等。内镜检查能直观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对早期发现肿瘤、溃疡、炎症等疾病有重要价值。
1、反复腹痛持续超过2周的腹痛,尤其是上腹部疼痛伴随恶心呕吐时,可能与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有关。胃镜检查可明确黏膜损伤程度,鉴别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典型表现为进食后疼痛加重或夜间痛醒,部分患者会出现柏油样黑便。确诊后可能需要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
2、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的吞咽梗阻感需警惕食管癌或贲门失弛缓症。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狭窄部位并取活检,早期食管癌可能仅表现为黏膜粗糙或充血。伴随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等。长期进食过热食物或吸烟饮酒者风险较高,确诊后可能需要内镜下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
3、呕血黑便呕鲜红色血液或咖啡样物、排出柏油样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诊胃镜既能明确出血点,又能同步进行止血夹闭或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量较大时会出现心悸、冷汗等休克表现,需立即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血凝酶冻干粉等药物。
4、不明原因消瘦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且无明确诱因时,需排查消化道肿瘤。胃镜和肠镜可发现早期胃癌、结肠癌等消耗性疾病,肿瘤常表现为不规则隆起或溃疡性病灶。部分患者会伴随食欲减退、排便习惯改变,确诊后可能需要氟尿嘧啶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
5、持续反酸烧心每周出现2次以上反酸或胸骨后灼烧感,提示胃食管反流病。胃镜可评估食管黏膜损伤程度,Barrett食管可见齿状线上移和柱状上皮化生。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者需警惕反流性食管炎,可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治疗,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缓解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高血压患者需提前调整降压药,服用抗凝药物者要遵医嘱暂停用药。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取活检者需进食温凉流质食物1-2天。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