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通常可在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开始康复训练,具体时间需由医生评估决定。
脑梗死急性期需以医疗救治为主,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再进展时,可启动早期康复。发病24小时内进行床旁被动关节活动、体位摆放等预防性康复,有助于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发病3-7天若意识清醒且无严重并发症,可逐步增加坐位平衡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发病2周后多数患者进入恢复期,此时是运动功能康复的黄金阶段,可开展站立训练、步态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于存在认知障碍或严重偏瘫的患者,需延迟至发病4周后,待脑水肿完全消退再制定个性化方案。
康复训练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低强度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出现头痛、呕吐或血氧饱和度下降需立即停止。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未控制的高血压或再发脑梗死者应暂缓康复。高龄患者需降低训练强度,以预防跌倒和骨折为重点。存在吞咽障碍者须先完成吞咽造影评估,避免训练引发吸入性肺炎。
康复训练需由专业康复团队指导,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综合干预。家属应学习正确的辅助手法,避免过度保护或强行训练。建议保持每日30-60分钟训练量,分2-3次完成,训练后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梗死灶变化,根据恢复情况动态调整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