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否需要内固定手术主要取决于神经压迫程度、椎间盘退变情况及保守治疗效果。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包括马尾综合征、进行性肌力下降、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的顽固性疼痛、严重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腰椎不稳或滑脱。
马尾综合征是绝对手术指征,表现为会阴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下肢瘫痪,需在24小时内急诊手术解除神经压迫。进行性肌力下降提示神经根持续受损,如足下垂或踝关节背伸无力,延迟手术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通常定义为规范药物联合物理治疗超过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持续超过6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CT或MRI显示椎管狭窄超过50%合并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短于200米时,手术可有效扩大椎管容积。动态位X线片显示椎体滑移超过3毫米或角度超过15度,或存在椎间关节退变导致的腰椎不稳,需通过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
手术方式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和病变特点。年轻患者单节段突出可考虑微创椎间孔镜,多节段退变伴不稳需行椎间融合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广泛减压,可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避免弯腰负重,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植骨愈合情况,术后1年内禁止剧烈运动。
术后康复期应保持每日30分钟步行锻炼,睡硬板床并使用腰部支撑垫。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促进骨骼愈合。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坐姿时使用腰椎靠垫减轻压力。出现切口红肿热痛或下肢症状加重需立即复诊,排查感染或内固定松动可能。戒烟限酒以降低假关节形成风险,控制体重减少腰椎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