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型腰突一般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纤维环破裂型,其特点是髓核突破纤维环进入椎管,可能引发剧烈疼痛、下肢放射痛及活动受限。主要表现包括{突发性腰痛伴下肢症状}{神经压迫体征明显}{影像学显示纤维环连续性中断}等。
1、突发性腰痛伴下肢症状破裂型腰突患者常因纤维环突然撕裂出现急性腰痛,疼痛可向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放射,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部分患者伴随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症状多单侧发作。早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弯腰负重,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炎症和神经水肿。
2、神经压迫体征明显髓核物质直接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区麻木、排尿困难。此类情况需紧急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如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开放椎间盘切除术。影像学检查前应避免推拿等物理治疗。
3、影像学显示纤维环连续性中断MRI检查可见纤维环高信号环中断,髓核组织突破至椎管内,部分伴有硬膜囊受压。CT可能显示钙化游离髓核。非急性期可尝试牵引治疗,但若存在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微创介入治疗。康复期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使用护腰支具保护。
4、炎症反应剧烈破裂的髓核接触硬膜外腔后可能引发化学性神经根炎,导致持续性灼痛和夜间痛醒。此类患者需严格卧床2-4周,配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短波等物理疗法,但禁止暴力手法复位。
5、复发风险较高由于纤维环破损难以自愈,患者后期易复发突出。建议康复后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减少腰椎负荷,游泳和五点支撑练习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若反复发作超过3次或合并腰椎不稳,可能需要行椎间融合术。
破裂型腰突患者日常应睡硬板床,保持正确坐姿,搬重物时采用屈髋下蹲姿势。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度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臀桥运动。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下肢肌力持续减退,须立即就诊排除马尾神经损伤。康复期间定期复查MRI观察髓核吸收情况,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