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需要着重补充钙、铁、锌、镁、碘等矿物质,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1、钙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青春期骨骼快速生长需大量钙质。缺钙可能导致骨密度不足、生长痛甚至佝偻病。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是优质钙来源。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同时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钙强化食品。
2、铁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青春期女性因月经失血更需补铁。缺铁易引发贫血,表现为乏力、注意力下降。红肉、动物肝脏、菠菜含铁丰富,植物性铁需搭配维生素C提高吸收率。男性每日需11毫克铁,女性需15毫克。长期素食者需监测铁蛋白水平。
3、锌锌对性发育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缺锌可能导致生长迟缓、痤疮加重及伤口愈合延迟。牡蛎、牛肉、南瓜籽富含锌,每日推荐摄入量男性11毫克、女性9毫克。过量补锌可能干扰铜吸收,建议通过膳食补充为主。
4、镁镁参与300多种酶反应,有助于缓解青春期焦虑和肌肉痉挛。坚果、全谷物、香蕉含镁较高,每日需360-410毫克。运动量大的青少年镁流失较快,可适当增加摄入。镁与钙协同作用,建议均衡补充。
5、碘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影响基础代谢和脑发育。海带、紫菜、加碘盐是主要来源,每日需120-150微克。内陆地区青少年需注意碘摄入,但过量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
青春期饮食应多样化,避免偏食导致矿物质缺乏。优先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营养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规律运动可促进钙沉积,减少碳酸饮料摄入以防钙流失。定期体检监测微量元素水平,出现持续疲劳、抽筋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