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可通过病因、症状、检查结果等方面区分。免疫性肝炎是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导致的慢性炎症,病毒性肝炎则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等类型。
1、病因差异免疫性肝炎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触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患者体内可检出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病毒性肝炎由特定病毒传播导致,如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甲型肝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症状特点免疫性肝炎常见乏力、关节痛、黄疸,女性患者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甲状腺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有发热、恶心、厌油,慢性感染者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等肝硬化体征。
3、实验室检查免疫性肝炎血清IgG明显升高,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高。病毒性肝炎需检测病毒标志物,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RNA,病毒载量检测可明确感染状态。
4、病理表现免疫性肝炎肝活检可见界面性肝炎伴浆细胞浸润。病毒性肝炎根据类型不同,乙型肝炎可见毛玻璃样肝细胞,丙型肝炎常见淋巴滤泡形成。
5、治疗方式免疫性肝炎需长期使用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病毒性肝炎中乙型可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丙型可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甲型以对症支持为主。
日常需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免疫性肝炎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病毒性肝炎携带者需管理传染风险。出现持续黄疸、腹水等症状应及时复查,两类肝炎均需专科随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