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和环境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约70%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与FLG基因突变导致的皮肤屏障缺陷相关。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2、屏障受损皮肤角质层结构异常导致经皮水分丢失增加,外界刺激物易侵入。需避免过度清洁,每日使用无刺激保湿霜,严重时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地奈德乳膏等低效激素。
3、免疫异常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活化导致IL-4、IL-13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多。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有关,表现为红斑渗出。可选用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调节剂。
4、环境诱因气候干燥、尘螨接触、洗涤剂刺激等可诱发加重。常伴抓痕、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需控制室温湿度,穿着纯棉衣物,急性期可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止痒。
患者应建立长期皮肤管理计划,冬季加强保湿,避免已知过敏原,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