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再次感染可通过戒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增强免疫力、规范用药等方式实现。慢性支气管炎多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病原体感染等因素诱发,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1、戒烟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气道黏膜,导致纤毛功能下降,增加病原体定植概率。患者需彻底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戒烟后气道炎症逐渐减轻,黏液分泌减少,可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频率。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烟门诊帮助,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辅助戒烟。
2、接种疫苗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这两种疫苗能有效预防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感染,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风险。疫苗接种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形成免疫屏障,尤其对老年患者和肺功能较差者保护作用更明显。
3、避免有害物质减少接触粉尘、化学气体、冷空气等刺激因素,雾霾天气外出应佩戴防护口罩。职业暴露人群需做好职业防护,改善工作环境通风条件。居家保持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尘螨和霉菌滋生。
4、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根据体能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八段锦、快走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突然受冷刺激。
5、规范用药稳定期患者需遵医嘱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或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粉雾剂。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切忌自行增减药物,定期复查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每3-6个月随访一次。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帮助改善肺通气。注意观察痰液性状变化,出现黄脓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诊。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减少病原体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