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能影响药物吸收或降低药效,通常不建议用牛奶服药。药物与牛奶相互作用主要有药物吸收受阻、药效降低、产生沉淀物、影响代谢酶活性、引发不良反应等机制。
1、药物吸收受阻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如盐酸多西环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会因此无法被肠道吸收。这类药物需在服药前后2小时避免饮用牛奶。
2、药效降低牛奶的碱性环境可能破坏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活性,如胰酶肠溶胶囊、多酶片等药物疗效会显著下降。牛奶蛋白质还会包裹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片,阻碍其发挥作用。
3、产生沉淀物牛奶中的磷酸盐与铁剂结合会生成磷酸铁沉淀,如琥珀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生物利用度将大幅降低。抗骨质疏松药阿仑膦酸钠片与牛奶同服也会形成难溶性复合物。
4、影响代谢酶活性牛奶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系活性,减慢氨茶碱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的肝脏代谢速度,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葡萄柚汁对这类药物的影响更为显著。
5、引发不良反应牛奶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异烟肼片同服可能引发血压骤升,与磺胺类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同服可能增加结晶尿风险。部分中药如牛黄解毒片与牛奶同服会加重胃肠刺激。
服药建议使用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水温控制在40℃以下。需特别注意缓释片、肠溶片等特殊剂型不可掰开或嚼碎服用。若必须饮用牛奶,需与服药间隔2小时以上。婴幼儿、老年人及胃肠功能异常者更需严格区分服药与饮奶时间。出现服药后呕吐或漏服情况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补服或加倍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