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煮熟的木薯可能含有氰苷类毒素,食用后可能引发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木薯中的氰苷在体内会转化为氢氰酸,导致细胞缺氧、神经系统损伤等危害。
食用未充分加热的木薯后,氰苷在胃肠道中经酶解作用释放氢氰酸。这种毒素会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断细胞呼吸链,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刺激症状,伴随口唇麻木、心悸等缺氧反应。中度中毒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重度中毒会导致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木薯品种差异影响毒性强弱,苦味品种氰苷含量通常高于甜味品种。传统加工方法如浸泡、发酵、晒干等可降低毒性,但彻底加热是最有效的去毒方式。
特殊情况下,儿童或体质虚弱者摄入少量未煮熟木薯也可能出现严重反应。部分人群对氰化物敏感性较高,即使微量摄入仍可能诱发急性症状。长期少量摄入未彻底去毒的木薯制品,可能造成慢性氰化物中毒,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周围神经病变等。某些地区因饮食习惯或加工条件限制,存在区域性慢性氰中毒风险。
处理新鲜木薯时应去皮后充分浸泡48小时以上,期间定期换水。烹饪时须保证沸水煮制30分钟以上,且全程敞开锅盖使氰化物挥发。建议避免食用木薯嫩叶或根茎表皮等氰苷富集部位。若误食未煮熟木薯出现口苦、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就医。日常可选择市售经规范加工的木薯制品,如木薯淀粉、珍珠粉圆等预加工食品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