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肝是可以食用的,但需注意适量并避免特定人群过量摄入。鱼肝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及不饱和脂肪酸,但过量可能引发中毒风险。
鱼肝作为深海鱼类的内脏器官,含有高浓度的脂溶性维生素A和D,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夜盲症、促进钙吸收。例如鳕鱼肝油常被提炼为膳食补充剂,其天然活性成分对儿童骨骼发育和免疫力提升有一定帮助。烹饪方式以清蒸或低温烘烤为主,可保留更多营养成分,避免高温油炸导致脂肪酸氧化。部分沿海地区传统饮食中会将鱼肝与豆腐同炖,利用大豆蛋白中和油脂感。
长期过量食用鱼肝可能导致维生素A蓄积中毒,出现头痛、皮肤脱屑等症状,孕妇过量摄入或致胎儿畸形。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谨慎,鱼肝中的二十碳五烯酸可能影响血小板凝聚功能。部分工业污染海域的鱼类肝脏可能富集重金属,食用前应确认原料来源安全。北欧国家曾报道因日常大量食用北极熊肝导致急性维生素A中毒案例,提示需控制食用频率。
建议健康人群每周食用不超过50克鱼肝,烹饪时搭配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或橄榄油以减少氧化损伤。慢性肝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食用,购买时选择经过重金属检测的可靠品牌产品。若食用后出现恶心、关节疼痛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检查血维生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