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手术后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术后治疗方案需结合病理分期、分子分型及患者耐受性制定。
1、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常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方案,适用于II-III期患者,可降低复发概率。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
2、靶向治疗:针对RAS野生型患者可使用西妥昔单抗,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适用于转移性结肠癌。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
3、放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需术前或术后放疗,常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盆腔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肠炎,需配合肠黏膜保护剂。
4、免疫治疗:MSI-H/dMMR患者可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等PD-1抑制剂。免疫治疗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肠炎、肺炎等不良反应。
术后每3-6个月复查肠镜及肿瘤标志物,饮食需逐步过渡为低渣高蛋白,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