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贫血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具体取决于病因类型及治疗时机,主要干预方式包括营养补充、病因治疗、药物支持和骨髓功能恢复。
1、营养补充缺铁或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通过口服铁剂、维生素B12注射液和叶酸片可纠正,需配合富含红肉、动物肝脏及深绿色蔬菜的饮食。
2、病因治疗继发于慢性肾病或炎症的贫血需控制原发病,可能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或铁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或铁调素调节剂。
3、药物支持造血功能低下者可选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雄激素类药物刺激骨髓造血,或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相关性贫血,需监测肝功能。
4、骨髓恢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难治性贫血可能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基因突变或克隆性造血有关,常伴血细胞减少,移植后需长期随访嵌合状态。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并及时复查骨髓象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