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需重点关注情绪变化、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和药物管理四个方面,可通过心理干预、家庭关怀、定期复诊和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
1、情绪监测家属需每日观察老人情绪波动,持续两周以上的兴趣减退或自责言语需警惕,可记录情绪日记辅助医生判断。
2、躯体症状不明原因头痛、胃肠功能紊乱或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躯体化,建议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排除器质性疾病。
3、社交支持每周至少三次亲友探访,鼓励参与社区老年活动,孤独感显著增加抑郁风险,集体手工课等团体活动效果显著。
4、用药安全帕罗西汀、米氮平等抗抑郁药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多种慢性病药物联用,服药期间出现嗜睡需及时调整剂量。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独处时间超过6小时,发现自杀倾向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