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从高降低可能由药物调整、体位性低血压、心脏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数值和症状评估风险。
1、药物调整降压药物过量或联合用药不当可能导致血压骤降,表现为头晕、乏力。需在医生指导下重新调整用药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
2、体位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退化易引发体位变化时血压骤降,常伴眼前发黑。建议老人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必要时使用弹力袜,严重时可考虑使用米多君等药物。
3、心脏功能减退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会导致泵血能力下降,可能伴随气短、下肢水肿。需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可使用利尿剂、地高辛等改善心功能。
4、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能引发持续性低血压,常伴畏寒、食欲减退。需检测激素水平,补充左甲状腺素或氢化可的松等替代治疗。
建议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并记录,避免快速起身,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出现晕厥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