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诊断可通过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等方式进行。佝偻病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日照不足、遗传因素和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临床表现:佝偻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骨骼畸形、肌肉无力、生长迟缓等。骨骼畸形表现为“O”型腿、“X”型腿、鸡胸等,肌肉无力则表现为行走困难、站立不稳。这些症状是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和25-羟维生素D水平。佝偻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和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这些指标有助于确诊佝偻病。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显示骨骼的形态和密度变化。佝偻病患者的X线片通常表现为骨骺端增宽、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模糊等。影像学检查是确诊佝偻病的重要手段。
4、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儿的饮食、日照、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维生素D缺乏、日照不足、家族遗传史和慢性疾病是佝偻病的重要诱因。病史询问有助于了解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5、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发现骨骼畸形、肌肉无力和生长迟缓等症状。医生通过触诊、叩诊和视诊等方法,全面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体格检查是诊断佝偻病的重要步骤。
佝偻病的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D、增加日照、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维生素D补充可通过口服维生素D滴剂每日400-800IU或注射维生素D注射液每次30万IU。增加日照建议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调整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药物治疗可选用钙剂如碳酸钙片,每日500-1000mg和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胶囊,每日0.25-0.5μg。定期复查和随访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