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严重疏松可通过钙剂补充、抗骨吸收药物、维生素D调节、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骨质疏松通常由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钙剂补充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等钙剂可改善骨密度,需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长期缺钙可能导致骨痛、脊柱变形。
2、抗骨吸收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等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适用于椎体骨折高风险患者,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3、维生素D调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钙吸收,缺乏时易导致肌无力、平衡障碍,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4、物理治疗脉冲电磁场、低频振动训练等非药物手段刺激骨形成,适合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在专业机构重复进行。
日常需保证奶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避免跌倒风险,建议每半年复查骨密度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