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芒果时出现过敏可通过立即停止食用、清水漱口、冷敷止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芒果过敏通常由芒果蛋白致敏、交叉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异常、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立即停止食用发现过敏症状后须立刻停止进食芒果及含芒果成分的食物。芒果中的漆酚类物质和蛋白成分可能诱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继续接触会加重口唇肿胀、喉头水肿等症状。过敏体质人群应避免再次尝试芒果,购买食品时需仔细查看配料表。
2、清水漱口用常温清水反复漱口可清除口腔残留的致敏蛋白。芒果过敏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刺痛、舌头发麻等症状,漱口能减少过敏原与黏膜接触。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或用力擦拭,防止加重黏膜损伤。儿童过敏时家长需协助其完成漱口动作。
3、冷敷止痒面部或口周出现红肿瘙痒时,可用冷藏毛巾冷敷10-15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组织水肿,抑制组胺释放缓解瘙痒感。每日重复进行3-4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若出现荨麻疹扩散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冷敷并就医。
4、口服抗组胺药物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能阻断H1受体缓解过敏症状,较一代药物嗜睡副作用更小。需注意苯海拉明等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加重儿童中枢神经抑制,12岁以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5、就医治疗出现喉头阻塞、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时,需立即急诊注射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患者可能需静脉输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既往有芒果过敏史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就医时主动告知过敏史。
芒果过敏患者日常应严格避免接触芒果及漆树科植物,外出就餐时询问菜品成分。可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致敏原,过敏发作期饮食宜清淡,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建议家长对儿童首次尝试芒果时少量试吃并观察24小时,出现皮疹、腹泻等症状及时记录并咨询医生。过敏体质者需定期复查免疫指标,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