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加重原有病情。
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大量出汗,体液流失过多,可能引起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同时,高温还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增大,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温引起的血压波动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部分人群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下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高温可能加重病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的患者,高温可能影响药物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
高温天气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等指标。如出现胸闷、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通风,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段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