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红肉、血制品、深色蔬菜和豆类等。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缺铁可能导致贫血、乏力等症状,适量补充有助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1、动物肝脏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含铁量较高,每100克猪肝含铁约22毫克,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建议每周食用1-2次,焯水后烹饪可减少胆固醇摄入。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青椒或橙汁食用能促进铁吸收。
2、红肉牛肉、羊肉等红肉是优质血红素铁来源,每100克瘦牛肉含铁3毫克左右。选择里脊等低脂部位,避免高温煎炸。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摄入,但需注意控制饱和脂肪酸总量。
3、血制品鸭血、猪血等动物血制品含铁量突出,每100克鸭血含铁约30毫克。可制作血豆腐、毛血旺等菜肴,但需充分加热杀菌。痛风患者应限制摄入,因其嘌呤含量较高。
4、深色蔬菜菠菜、苋菜等深色绿叶蔬菜含非血红素铁,每100克菠菜含铁2.7毫克。建议焯水去除草酸后凉拌或快炒,搭配柠檬汁可提高铁吸收率。素食者需注意与谷物分餐食用,减少植酸干扰。
5、豆类黄豆、黑豆等豆类及制品含铁丰富,每100克黄豆含铁8毫克。发酵工艺制作的豆腐乳、纳豆等生物利用率更高。消化不良者可选择豆浆等易消化形式,但需避免与浓茶同食影响吸收。
日常补铁需注意膳食均衡,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搭配摄入效果更佳。烹饪时使用铁锅可增加微量铁元素,但不可替代食物来源。出现持续疲劳、面色苍白等缺铁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清铁蛋白,避免自行大剂量补铁造成中毒。孕妇、经期女性及青少年等需铁量较大人群,可定期检测铁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