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感染梅毒可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检测。梅毒分期不同,检查方式存在差异,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该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确诊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适用于各期梅毒筛查,尤其对潜伏期梅毒诊断价值显著。检测结果阳性提示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需结合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判断活动性。
2、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作为非特异性抗体筛查试验,通过检测心磷脂抗体反映疾病活动度。操作简便快速,常用于体检筛查和治疗效果监测。但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认。抗体滴度变化可评估治疗效果。
3、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采用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IgG/IgM抗体,能区分近期感染与既往感染。窗口期较传统方法缩短,对早期梅毒诊断敏感性优于其他方法。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和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
4、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直接从皮损处取材观察梅毒螺旋体,是一期梅毒溃疡确诊的金标准。要求取材规范且检验人员经验丰富,阳性结果可确诊但阴性不能排除感染。适用于硬下疳等早期活动性皮损的病原学检查。
5、脑脊液检查对神经梅毒诊断至关重要,包括脑脊液VDRL试验、细胞计数和蛋白检测。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血清学试验持续阳性时需进行。脑脊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需接受静脉青霉素治疗。
确诊梅毒后应避免性接触直至完成治疗,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神经梅毒患者需长期随访脑脊液。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损,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所有检查需在专业机构完成,严禁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