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引起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高血压肾病、肾动脉硬化等肾脏损害,主要与血管损伤、肾小球高压、代谢紊乱、继发性肾缺血等因素有关。
1. 血管损伤:高血压持续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建议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可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 肾小球高压: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加速肾单位硬化,表现为血肌酐升高。需限制钠盐摄入,联合使用ACEI类(如贝那普利)与利尿剂(如呋塞米)。
3. 代谢紊乱:高血压常合并血糖血脂异常,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需监测血糖血脂,必要时使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或二甲双胍控糖。
4. 继发性肾缺血:肾动脉狭窄等病变可导致肾灌注不足,表现为突发血压难控。需行肾动脉造影,严重者需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