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不足常表现为体倦无力,冬季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滋补、适度运动等方式进补。主要有黄芪炖鸡、山药粥、阿胶糕、当归生姜羊肉汤、人参泡水等方法。
1、黄芪炖鸡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鸡肉富含优质蛋白,两者搭配可改善气虚乏力。黄芪中的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鸡肉中的肌肽有助于缓解疲劳。适合气血两虚伴有畏寒的人群,但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2、山药粥山药归脾肺肾经,含黏液蛋白和淀粉酶,能补脾益胃。与粳米同煮可健脾益气,改善食欲不振和肢体倦怠。消化功能较弱者可去皮后久煮至软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食用量。
3、阿胶糕阿胶由驴皮熬制而成,含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具有补血滋阴作用。与黑芝麻、核桃制成的阿胶糕适合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的气血双亏者。但湿热体质或大便溏泄者应慎用,建议每日食用不超过30克。
4、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富含血红素铁。此方可改善冬季手足不温、神疲乏力等症状。阴虚火旺者应减少生姜用量,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控制羊肉摄入频率。
5、人参泡水人参中的人参皂苷能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气虚导致的胸闷气短。可切片3-5克沸水冲泡,适合晨起空腹饮用。高血压患者应选用西洋参替代,服用期间忌食萝卜和浓茶。
冬季进补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大补引发上火。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温和运动如八段锦或散步,促进气血运行。作息方面应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耗伤正气。若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进补方案,必要时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