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中暑等原因引起,体温升高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常见生理反应。
1. 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或流感等病毒感染是发热最常见原因,可表现为头痛、肌肉酸痛,需保持水分摄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连花清瘟胶囊。
2. 细菌感染肺炎或尿路感染等细菌性疾病会导致持续高热,伴随寒战或局部疼痛,需进行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或左氧氟沙星。
3. 免疫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引起长期低热,伴有关节肿胀,需免疫调节治疗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或泼尼松。
4. 环境因素高温环境下作业可能导致中暑性发热,出现头晕口渴,应立即降温并补充电解质,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三天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