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骨骼损害、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染病,三期梅毒为晚期阶段,通常在感染后2年以上发生。
1、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为铜红色皮下结节,可形成环形或弧形排列,常见于面部、背部及四肢。树胶样肿为深在性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呈凿缘状,愈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黏膜损害可发生于口腔、鼻腔及喉部,导致鼻中隔穿孔、硬腭穿孔等。
2、骨骼损害主要表现为骨膜炎、骨炎及骨髓炎,好发于长骨如胫骨。骨膜炎可导致夜间骨痛加重,X线检查可见骨膜增厚。树胶样肿侵犯骨骼时可导致病理性骨折,关节受累可表现为关节炎。
3、心血管梅毒多在感染后10-30年发生,包括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导致脉压差增大、水冲脉等周围血管征。主动脉瘤破裂可危及生命。
4、神经梅毒可分为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及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表现为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及判断力下降。脊髓痨可出现闪电样疼痛、感觉性共济失调及阿罗瞳孔。
5、其他损害眼部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等。消化系统可累及肝脏形成树胶样肿。呼吸系统可发生喉、气管树胶样肿。部分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
三期梅毒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等。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监测治疗效果。密切接触者应同时接受筛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不安全性行为,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