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引起的中耳炎可通过鼻腔冲洗、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鼓室置管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鼻腔感染扩散、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体侵袭、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减轻鼻黏膜肿胀。鼻腔冲洗可降低鼻咽部病原体负荷,减少经咽鼓管逆行感染风险。操作时需使用专用洗鼻器,避免用力过猛。
2、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抗生素选择应参考病原学检查结果,疗程通常持续7-10天。治疗期间需监测耳痛、发热症状变化。
3、鼓膜穿刺鼓室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有严重听力下降时,可行鼓膜穿刺抽液。该操作能迅速缓解耳闷胀感,获取积液进行病原学检测。穿刺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预防继发感染。
4、鼓室置管复发性中耳炎或积液黏稠者,可考虑鼓膜置入通气管。通气管留置时间通常为6-12个月,期间需定期耳科随访。置管后禁止游泳,洗澡时需做好耳道防护。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感冒时及时控制鼻部症状。出现耳痛加剧或听力明显下降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