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喝一个月豆浆卵巢的变化
- 上海周边六大海味渔村 踏浪海鲜...
- 医师自由执业 深圳是最好选择
- 医生自由执业才能让医疗资源发挥...
- 玩浙里:夏日清凉游
- 论文-政治-金钱-导师-学霸
- 多点执业出路在人事制度改革
- 慢性前列腺炎或致不育 中医按摩...
- 陆海统筹,海上花园城风景独好
- 论中国医师的是否自由执业者
- 玉龙县医院5骨干医生“出走”组...
- 医疗资源社会化是医改必由之路
- 维C银翘片说明书??患者用药教...
- 嵊泗启动岛礁资源保护程序 封岛...
- 医生跳槽迎自由执业潮 公立医院...
- 于莺"出走&a...
- 北大教授:高房价是为让穷人能住...
- 协和急诊女超人辞职 离开公立医...
- 医药行业的黑暗
- 香港卫生署呼吁勿用维C银翘片 ...
- 维C银翘片
- 万名医师下基层
- 浙江省城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 茅于轼、曹保印:解析养老金双轨...
- 我的理想境界!!!
- 最新下基层工作会诊时间安排表
- 最新下基层工作会诊时间安排表
- “男患者做妇检”动力何在? ...
- 关于职称评定晋升
- 不当医生的理由
- 关于职称评定晋升
- “饮食”注意事项
- 郭元鹏:死神还能逼出多少自学成...
- 郭元鹏:死神还能逼出多少自学成...
- 哀伤中前行
- 医学生培养与市场脱节,合格医生...
- 医学院考试
- 医学生只有1/6最终成为医生 ...
- 看病难???为什么?
- 看病难???为什么?
- 泌尿科不是男科!
- 要用当年企改的魄力改革养老金双...
- 为什么泌尿科≠男科???
- 更新就医观念,清除认识误区
- 胎儿性别到底谁决定????转胎...
- 全国待售商铺超7千万平方米 万...
- 全国待售商铺超7千万平方米 万...
- 协和主治医辞职下海 引资创建“...
- 最佳的中医排瘀时间
- 电热毯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
- 萧山江东大道至机场连接线工程建...
- 医生多点执业“看上去很美”
- 雷政富事件女主角曾与多高官开房...
- 多项政策试水能否松绑深圳民营医...
- 倡导诚信计量 培养主动维权意识
- 熊丙奇:取消职称考试才能推进人...
- 乌鲁木齐医院“零加床”政策执行...
-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就几何
- 张强:自由执业是为还原医生的本...
-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专...
- 职称评审腐败背后暗藏利益链 明...
- 外媒:在中国,私人医生执业“有...
- 德媒:中国富人非法转境外资金惊...
- 事业单位养老金双轨制改革遇抵触...
- 云南彝良书记被指选女性陪酒 官...
- 农民,是一个职业
- 一分钱饭店里的离奇故事(转帖)
- 西安事变后20万东北军去哪儿了
- 张海通:医患怎能是“刀俎”和“...
- 前列排瘀时间表
- 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西药药物的治...
- 前列腺癌与PSA
- “饮食”注意事项?饮食=“饮食...
- 评论:不敢做房奴的人可能终生受...
- 沈阳军区总医院高级职称晋升考核...
- 八成医生觉得委屈
- 评不上职称医生欲告卫生厅
- 温州社会资本办医发力
- 学者称两成职工5年未涨工资 高...
- 类风湿病的常见诊断方法
- 『2012搜狐企业家年会』特别...
- 全国养老来源城乡差距大 两成老...
- 计划生育,太多家庭难聚首
- 调查列女性完美一天:工作36分...
- 买房24计 细数那些让售楼员痛...
- 连锁诊所寻路山西
- 出厂价六毛中标价11元 医改破...
- 医改求解“资源不均”难题
- 医疗服务不能再迟钝下去了
- 医师多点执业:挣脱桎梏方可前行
- 建议修改执业医师法,取消执业医...
- “抢滩”医疗服务市场 药企火速...
- 新京报:国企效益好靠什么
- 一指禅前列腺(直肠内)排淤疗法...
- 医生开办诊所频遭“玻璃门” 呼...
- [曝光维权] 跳槽售楼小姐离职...
- 做一个好医生难吗?应该怎样做?
- 为什么很多高级医生看不好病?他...
- 为什么很多高级医生看不好病?他...
- 陈志武:收入差距为什么在恶化
- 陈志武:收入差距为什么在恶化
- 可悲的中国知识分子(转载)
- 调查显示:不孕治疗增加婴儿 早...
- 可悲的中国知识分子(转载)
- 调查显示:不孕治疗增加婴儿 早...
- 同妻
- 科研项目经费为何被用于发福利?
- “公家人”好养老
- 徐瑾:养老面前,如何人人平等?
- 女孩地铁裸露牺牲的不仅仅是色相
- 科研项目经费为何被用于发福利?
- “公家人”好养老
- 徐瑾:养老面前,如何人人平等?
- 女孩地铁裸露牺牲的不仅仅是色相
- 让人吃惊的现象:美国男人为何喜...
- 让人吃惊的现象:美国男人为何喜...
- 性敏感区有50多处 小技巧让女...
- 两性养生:性爱多久时间进行一次...
- 性敏感区有50多处 小技巧让女...
- 两性养生:性爱多久时间进行一次...
- 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的困惑
- 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的困惑
- 医者患者永恒的追求??疗效!
- 医者患者永恒的追求??疗效!
- 思想上要注意的??
- 思想上要注意的??
- 当前医改热点难点问题
- 当前医改热点难点问题
- 乳房疾病??粉刺性乳痈
- 乳房疾病??粉刺性乳痈
- 最关键的治疗要领
- 最关键的治疗要领
- 公立医院改革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
- 老百姓为啥“病不起” 医生们为...
- 公立医院改革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
- 老百姓为啥“病不起” 医生们为...
- 茅于轼:抵抗饥荒最有力的武器是...
- 中国制药行业盛行骗子文化(网络...
- 我不评教授:高校职称评审的悲哀
- 想快马加鞭的看好病???要老实...
- 茅于轼:抵抗饥荒最有力的武器是...
- 中国制药行业盛行骗子文化(网络...
- 我不评教授:高校职称评审的悲哀
- 想快马加鞭的看好病???要老实...
- 乳房疾病:第二节 乳痈
- 乳房疾病:第一节 概述
- 披露“伪中医养生”五大特点
- 乳房疾病:第二节 乳痈
- 乳房疾病:第一节 概述
- 披露“伪中医养生”五大特点
- 民间舞蹈??医师法要修改!!!...
- 建议修改执业医师法,取消执业医...
- 民间舞蹈??医师法要修改!!!...
- 建议修改执业医师法,取消执业医...
- 中医十不治
- 中医六不治和十不治
- 中医六不治
- 中医十不治
- 中医六不治和十不治
- 中医六不治
- 免费能否吸引优秀考生学医?学医...
- 免费能否吸引优秀考生学医?学医...
- 试管婴儿与智商
- 一指禅推拿疗法
- 妊娠有关的HCG与孕酮参考值
- 一指禅推拿疗法
- 妊娠有关的HCG与孕酮参考值
-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
-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
- 《执业医师法》修改意见摘编
- 《执业医师法》修改意见摘编
- 男科??“难科”也!妇科??“...
- 男科??“难科”也!妇科??“...
- 电离辐射对男男女女生殖功能的损...
- 电离辐射对男男女女生殖功能的损...
- 忽悠一:宣称可以实现身高再发育
- 忽悠一:宣称可以实现身高再发育
- 信托责任是中国经济缺失的灵魂
- 信托责任是中国经济缺失的灵魂
- 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中医学...
- 逐步取消乡医 让优秀医生进入是...
- 促进人体功能的穴位
- 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中医学...
- 逐步取消乡医 让优秀医生进入是...
- 促进人体功能的穴位
- 识别假医生!防止上当受骗!
- 识别假医生!防止上当受骗!
- 病人?医生???都会病死在制度...
- 病人?医生???都会病死在制度...
- 盲目扩大中医的执业范围是对中医...
- 中医执业范围??尴尬也!
- 中医执业范围(维基百科)??历...
- 中医执业范围网络关注一
- 盲目扩大中医的执业范围是对中医...
- 中医执业范围??尴尬也!
- 中医执业范围(维基百科)??历...
- 中医执业范围网络关注一
- 化学污染?与生殖健康
- 化学污染?与生殖健康
- 个人病史报告项目
- 个人病史报告项目
- 女性诊疗注意事项??告广大女性...
- 女性诊疗注意事项??告广大女性...
- 医生的职称是怎么回事?
- 异位妊娠
- 前列腺或直肠内推按排瘀疗法相关...
- 医生的职称是怎么回事?
- 异位妊娠
- 前列腺或直肠内推按排瘀疗法相关...
- 医生的主要精力是用在什么土地方...
- 医生的主要精力是用在什么土地方...
- 为什么老是没有起色?
- 女性不孕?男性配偶生育力评估
- 女性不孕?男性配偶生育力评估
- 宫颈因素与不孕不育
- 宫颈因素与不孕不育
- 问诊的内容提要
- 问诊的内容提要
- 人工受精术前须知
- 久坐易引起男女疾病
- 人工受精术前须知
- 久坐易引起男女疾病
- 亲历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降...
- 亲历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降...
- 医生与病人,该谁感谢谁
- 医生与病人,该谁感谢谁
- 一个临床医生辞职引发的思考
- 一个临床医生辞职引发的思考
- 促排卵与卵泡期高LH
- 促排卵与卵泡期高LH
- 甲状腺疾病和不孕
- 甲状腺疾病和不孕
- 闭经
- 催乳素异常
- 闭经
- 催乳素异常
- 治疗要领
- 治疗期间养生 这是最重要的!
- 治疗要领
- 精子的冷冻保存
- 精子的冷冻保存
- 通告
- 通告
- CUA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
- PSA值-早期前列腺癌
- CUA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
- PSA值-早期前列腺癌
- 女性不育症概述
- 生殖系统疾病注意事项
- 生殖系统疾病注意事项
- 女性生殖内分泌??闭经
- 女性生殖内分泌?雌激素
- 女性生殖内分泌??闭经
- 女性生殖内分泌?雌激素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全面了解前列腺炎:治疗篇?前列...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黄体功能不足与不排卵
- 全面了解前列腺炎:治疗篇?前列...
- 好色的荷尔蒙?
- 全面了解前列腺炎:危害篇?前列...
- 全面了解前列腺炎:认识篇??前...
- 好色的荷尔蒙?
- 全面了解前列腺炎:危害篇?前列...
- 全面了解前列腺炎:认识篇??前...
- 男科相关疾病的自我判断
- 慢性前列腺炎的自我判断
- 中青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自我判断
- 中老年男性雄性激素低下的自我判...
- 男科相关疾病的自我判断
- 慢性前列腺炎的自我判断
- 中青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自我判断
- 中老年男性雄性激素低下的自我判...
- 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催乳素检测...
- 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黄体生成素...
- 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
- 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催乳素检测...
- 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黄体生成素...
- 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
- 分子生物学在男科学中的运用
- 分子生物学在男科学中的运用
- 正常女性月经、卵泡是怎样来的
- 正常女性月经、卵泡是怎样来的
- 勃起障碍的静脉性因素
- 勃起障碍的动脉因素
- 勃起障碍的药物性因素
- 内分泌性勃起障碍
- 勃起障碍的神经因素
- 勃起障碍的心理因素
- 勃起障碍的静脉性因素
- 勃起障碍的动脉因素
- 勃起障碍的药物性因素
- 内分泌性勃起障碍
- 勃起障碍的神经因素
- 勃起障碍的心理因素
- 孙一生(孙中明)??慢性前列腺...
- 鲜石斛服用方法
- 孙一生(孙中明)??慢性前列腺...
- 鲜石斛服用方法
- 男性内分泌检查意义
- 夏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特发性弱精子症病因研究进展
- 内裤与其表情
- 进补与调理
- 达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 男性不育?中医病因病机
- 精索静脉与男性不育
- PSA与前列腺病
- 特发性弱精子症病因研究进展
- 内裤与其表情
- 进补与调理
- 达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 男性不育?中医病因病机
- 精索静脉与男性不育
- PSA与前列腺病
- 输卵管造影术
- 性腺激素??中枢性激素的紊乱
- 输卵管造影术
- 性腺激素??中枢性激素的紊乱
- 女性性激素
- 中医诊脉的本质
- 女性性激素
- 中医诊脉的本质
- 前列腺按摩改进的效果研究??排...
- 前列腺按摩改进的效果研究??排...
- 前列腺炎专家谈
- 前列腺炎专家谈
- 痛经
- 痛经
- 青少年慢性前列腺炎高发
- 青少年慢性前列腺炎高发
- 按摩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
- 按摩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
- 杭州男人遭遇“精子危机
- 何必找名医
- 看内裤表情,知健康大事
- 杭州男人遭遇“精子危机
- 何必找名医
- 看内裤表情,知健康大事
- 慢性前列腺炎难治性的原因
- 进补还需因人而异
-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触诊的分型
- 慢性前列腺炎难治性的原因
- 进补还需因人而异
-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触诊的分型
- 病案举例
- 病案举例
- 怨怼
- 作者:孙中明|发布时间:2012-04-04|浏览量:812次
怨怼
2010-05-24 00:28:23
摘自《心理月刊》(2007年9月)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生殖医学科孙中明
在人际关系中,怨怼可以算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之一,展现的方式可能是抗拒、批判、抱怨、故意令对方不舒服,也可能是冷漠以对、维持表面的互动,却不提供真正的情绪能量给对方──一种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报复方式。平日里心中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怨怼的形式,我们的身体立即会产生紧缩反应,这种反应一旦变成惯性模式,生命能量就会因长期代谢不良而导致自毁。因此,怨怼在本质上乃是一种自杀炸弹客的行为模式。
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并不能清楚地察觉自己已经落入此种模式,因为怨怼其实是一种深层的自保机制──我们借着这种紧缩反应来避免再度经验童年的受创感,虽然这只会令创伤更为加重。
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母亲对我们的哺育与照料是否周全,是日后人格健全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她充满关爱,时时留意我们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我们就会在内心形成“好母亲”的形象,反之则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挫败感、强烈的愤怒,甚至会形成毁灭性的情绪。这种“坏客体”(The Bad Other)的感受,往往会在幼儿心中逐渐分裂成正邪对立的倾向,成年后则会将其投射在伴侣身上,总觉得对方无法如实接纳我们,随时有可能背叛或伤害我们,或者永远无法符合我们的理想标准;此即亲密关系之所以会反目成仇的理由之一,也是人们在婚后仍试图发展其它异性关系的动力所在。
心理学家们由此而发现,人格的成熟度往往取决于正邪两极对力感的减低。换言之,我们越是能接纳身而为人的不足,就越能包容内心的爱恨交织倾向,理解“重要关系人”的善恶反应之原由,如此才能逐渐拓展出成熟的人格。这些观点看似不难办到,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举个例子,我们通常只接受伴侣的正向赞美与肯定,对于负面的语气或批评则十分敏感,甚至带点神经质式的过度反应。我们只要一听到某些微词,心中的那个“坏客体”立即冒了出来,然后不由自主便封闭住了原本敞亮的心胸,开始缩进一种不悦的沉默氛围里。而当我们察觉自己对伴侣竟然怀着深沉的敌意时,往往也会试图压抑、逃避或否认这股令人不安的能量,如此一来反倒令怨怼的情绪拖延了下去。
转化怨怼的关键,就在于潜入这股令人不安的情绪底端,去体尝深埋于其中的哀伤──与母体失去连结的失落感。因为没人教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早期的伤痛,所以我们从未彻底揭露过它们,也不了解该如何发展出正向的承受力,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否认式的自动化反应。若是能藉由当下的觉察来逆转这种自动化反应,我们就能释放那些锁在体内的失落感与哀伤,而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怨怼情绪里,然后才能充分代谢掉令身心紧缩的低频率能量;这便是透过“自我揭露”技法来达成通经络效果的秘方。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每一股怨怼的情绪都是起源于“自恨”,因此“坏客体”与“坏自我”本是一体的两面。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在关系中学习“自爱”有十几项准则,它们分别是:
(一) 切莫太快进入亲密关系,以免落入上瘾症。
(二) 勿过度理想化对方、随即又感觉幻灭失落。
(三) 勇于说出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将需求藏在埋怨的背后。
(四) 学习面对孤独,克服独处时的茫然不安,并发展出默观自省的能力。
(五) 在自我实践以及对关系的投入之间取得平衡。
(六) 永远不要为了取悦伴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特质。
(七) 花“过多”的时间在外表上,是一种严重的不自爱举动,因为目的只是为了“取悦”他人。
(八) 要明辨什么样的行为是在“物化”自己,譬如藉由伴侣的名望、地位与财富来壮大自己的荣耀感。
(九) 要懂得区分“配合”与“牺牲”的差异,因为前者能带来双赢,后者则会制造“相互拖累”的关系。
(十) 要深入体认自我防卫也是一种“自恨的形式”,虽然表面上看来像是“自爱”。
(十一)诚实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乃是提升自尊的重要方式。
(十二)学习有创意、果决而适度地表达愤怒,而非漫无目的地唠唠叨叨。
(十三)不再依靠爱情或别人来追求完整的自我;在自己的内在找到阴阳两面的统合。
(十四)快速释放掉恼人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幻想,全神贯注地活在当下。
(十五)学会照顾及满足身心的需求,而且是不假外求的。
深入地体认和实践了上述的十几项准则之后,才能领略最根本的“自爱”乃是我们早已具足的那份信赖感。回顾年少时的生命展现,我们都曾具备过不设防、一派天真敞亮、任人汲取能量的慷慨特质。但这种特质是跟世俗的自保性回然相左的,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里,我们势必会以惊骇的眼神和情绪反应,被迫深入地去体验以及熏染人性中的种种恐惧与不足。借着这种深刻化的成长历程,天真会转为受创,从受创中自然会生起痛苦与避世的渴望,逐渐地,这些退缩的反应又会借着自我疗愈而化为真正的接纳,然后你才有能力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继而发展出悲悯、柔软与谦驯的精神质量。这一切都是“自爱”成熟化的必经过程,最后你终将发现,“自爱”与“爱人”本是同一种东西。
怨怼
2010-05-24 00:28:23
摘自《心理月刊》(2007年9月)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生殖医学科孙中明
在人际关系中,怨怼可以算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之一,展现的方式可能是抗拒、批判、抱怨、故意令对方不舒服,也可能是冷漠以对、维持表面的互动,却不提供真正的情绪能量给对方──一种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报复方式。平日里心中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怨怼的形式,我们的身体立即会产生紧缩反应,这种反应一旦变成惯性模式,生命能量就会因长期代谢不良而导致自毁。因此,怨怼在本质上乃是一种自杀炸弹客的行为模式。
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并不能清楚地察觉自己已经落入此种模式,因为怨怼其实是一种深层的自保机制──我们借着这种紧缩反应来避免再度经验童年的受创感,虽然这只会令创伤更为加重。
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母亲对我们的哺育与照料是否周全,是日后人格健全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她充满关爱,时时留意我们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我们就会在内心形成“好母亲”的形象,反之则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挫败感、强烈的愤怒,甚至会形成毁灭性的情绪。这种“坏客体”(The Bad Other)的感受,往往会在幼儿心中逐渐分裂成正邪对立的倾向,成年后则会将其投射在伴侣身上,总觉得对方无法如实接纳我们,随时有可能背叛或伤害我们,或者永远无法符合我们的理想标准;此即亲密关系之所以会反目成仇的理由之一,也是人们在婚后仍试图发展其它异性关系的动力所在。
心理学家们由此而发现,人格的成熟度往往取决于正邪两极对力感的减低。换言之,我们越是能接纳身而为人的不足,就越能包容内心的爱恨交织倾向,理解“重要关系人”的善恶反应之原由,如此才能逐渐拓展出成熟的人格。这些观点看似不难办到,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举个例子,我们通常只接受伴侣的正向赞美与肯定,对于负面的语气或批评则十分敏感,甚至带点神经质式的过度反应。我们只要一听到某些微词,心中的那个“坏客体”立即冒了出来,然后不由自主便封闭住了原本敞亮的心胸,开始缩进一种不悦的沉默氛围里。而当我们察觉自己对伴侣竟然怀着深沉的敌意时,往往也会试图压抑、逃避或否认这股令人不安的能量,如此一来反倒令怨怼的情绪拖延了下去。
转化怨怼的关键,就在于潜入这股令人不安的情绪底端,去体尝深埋于其中的哀伤──与母体失去连结的失落感。因为没人教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早期的伤痛,所以我们从未彻底揭露过它们,也不了解该如何发展出正向的承受力,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否认式的自动化反应。若是能藉由当下的觉察来逆转这种自动化反应,我们就能释放那些锁在体内的失落感与哀伤,而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怨怼情绪里,然后才能充分代谢掉令身心紧缩的低频率能量;这便是透过“自我揭露”技法来达成通经络效果的秘方。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每一股怨怼的情绪都是起源于“自恨”,因此“坏客体”与“坏自我”本是一体的两面。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在关系中学习“自爱”有十几项准则,它们分别是:
(一) 切莫太快进入亲密关系,以免落入上瘾症。
(二) 勿过度理想化对方、随即又感觉幻灭失落。
(三) 勇于说出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将需求藏在埋怨的背后。
(四) 学习面对孤独,克服独处时的茫然不安,并发展出默观自省的能力。
(五) 在自我实践以及对关系的投入之间取得平衡。
(六) 永远不要为了取悦伴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特质。
(七) 花“过多”的时间在外表上,是一种严重的不自爱举动,因为目的只是为了“取悦”他人。
(八) 要明辨什么样的行为是在“物化”自己,譬如藉由伴侣的名望、地位与财富来壮大自己的荣耀感。
(九) 要懂得区分“配合”与“牺牲”的差异,因为前者能带来双赢,后者则会制造“相互拖累”的关系。
(十) 要深入体认自我防卫也是一种“自恨的形式”,虽然表面上看来像是“自爱”。
(十一)诚实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乃是提升自尊的重要方式。
(十二)学习有创意、果决而适度地表达愤怒,而非漫无目的地唠唠叨叨。
(十三)不再依靠爱情或别人来追求完整的自我;在自己的内在找到阴阳两面的统合。
(十四)快速释放掉恼人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幻想,全神贯注地活在当下。
(十五)学会照顾及满足身心的需求,而且是不假外求的。
深入地体认和实践了上述的十几项准则之后,才能领略最根本的“自爱”乃是我们早已具足的那份信赖感。回顾年少时的生命展现,我们都曾具备过不设防、一派天真敞亮、任人汲取能量的慷慨特质。但这种特质是跟世俗的自保性回然相左的,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里,我们势必会以惊骇的眼神和情绪反应,被迫深入地去体验以及熏染人性中的种种恐惧与不足。借着这种深刻化的成长历程,天真会转为受创,从受创中自然会生起痛苦与避世的渴望,逐渐地,这些退缩的反应又会借着自我疗愈而化为真正的接纳,然后你才有能力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继而发展出悲悯、柔软与谦驯的精神质量。这一切都是“自爱”成熟化的必经过程,最后你终将发现,“自爱”与“爱人”本是同一种东西。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生殖医学科孙中明
在人际关系中,怨怼可以算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之一,展现的方式可能是抗拒、批判、抱怨、故意令对方不舒服,也可能是冷漠以对、维持表面的互动,却不提供真正的情绪能量给对方──一种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报复方式。平日里心中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怨怼的形式,我们的身体立即会产生紧缩反应,这种反应一旦变成惯性模式,生命能量就会因长期代谢不良而导致自毁。因此,怨怼在本质上乃是一种自杀炸弹客的行为模式。
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并不能清楚地察觉自己已经落入此种模式,因为怨怼其实是一种深层的自保机制──我们借着这种紧缩反应来避免再度经验童年的受创感,虽然这只会令创伤更为加重。
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母亲对我们的哺育与照料是否周全,是日后人格健全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她充满关爱,时时留意我们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我们就会在内心形成“好母亲”的形象,反之则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挫败感、强烈的愤怒,甚至会形成毁灭性的情绪。这种“坏客体”(The Bad Other)的感受,往往会在幼儿心中逐渐分裂成正邪对立的倾向,成年后则会将其投射在伴侣身上,总觉得对方无法如实接纳我们,随时有可能背叛或伤害我们,或者永远无法符合我们的理想标准;此即亲密关系之所以会反目成仇的理由之一,也是人们在婚后仍试图发展其它异性关系的动力所在。
心理学家们由此而发现,人格的成熟度往往取决于正邪两极对力感的减低。换言之,我们越是能接纳身而为人的不足,就越能包容内心的爱恨交织倾向,理解“重要关系人”的善恶反应之原由,如此才能逐渐拓展出成熟的人格。这些观点看似不难办到,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举个例子,我们通常只接受伴侣的正向赞美与肯定,对于负面的语气或批评则十分敏感,甚至带点神经质式的过度反应。我们只要一听到某些微词,心中的那个“坏客体”立即冒了出来,然后不由自主便封闭住了原本敞亮的心胸,开始缩进一种不悦的沉默氛围里。而当我们察觉自己对伴侣竟然怀着深沉的敌意时,往往也会试图压抑、逃避或否认这股令人不安的能量,如此一来反倒令怨怼的情绪拖延了下去。
转化怨怼的关键,就在于潜入这股令人不安的情绪底端,去体尝深埋于其中的哀伤──与母体失去连结的失落感。因为没人教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早期的伤痛,所以我们从未彻底揭露过它们,也不了解该如何发展出正向的承受力,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否认式的自动化反应。若是能藉由当下的觉察来逆转这种自动化反应,我们就能释放那些锁在体内的失落感与哀伤,而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怨怼情绪里,然后才能充分代谢掉令身心紧缩的低频率能量;这便是透过“自我揭露”技法来达成通经络效果的秘方。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每一股怨怼的情绪都是起源于“自恨”,因此“坏客体”与“坏自我”本是一体的两面。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在关系中学习“自爱”有十几项准则,它们分别是:
(一) 切莫太快进入亲密关系,以免落入上瘾症。
(二) 勿过度理想化对方、随即又感觉幻灭失落。
(三) 勇于说出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将需求藏在埋怨的背后。
(四) 学习面对孤独,克服独处时的茫然不安,并发展出默观自省的能力。
(五) 在自我实践以及对关系的投入之间取得平衡。
(六) 永远不要为了取悦伴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特质。
(七) 花“过多”的时间在外表上,是一种严重的不自爱举动,因为目的只是为了“取悦”他人。
(八) 要明辨什么样的行为是在“物化”自己,譬如藉由伴侣的名望、地位与财富来壮大自己的荣耀感。
(九) 要懂得区分“配合”与“牺牲”的差异,因为前者能带来双赢,后者则会制造“相互拖累”的关系。
(十) 要深入体认自我防卫也是一种“自恨的形式”,虽然表面上看来像是“自爱”。
(十一)诚实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乃是提升自尊的重要方式。
(十二)学习有创意、果决而适度地表达愤怒,而非漫无目的地唠唠叨叨。
(十三)不再依靠爱情或别人来追求完整的自我;在自己的内在找到阴阳两面的统合。
(十四)快速释放掉恼人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幻想,全神贯注地活在当下。
(十五)学会照顾及满足身心的需求,而且是不假外求的。
深入地体认和实践了上述的十几项准则之后,才能领略最根本的“自爱”乃是我们早已具足的那份信赖感。回顾年少时的生命展现,我们都曾具备过不设防、一派天真敞亮、任人汲取能量的慷慨特质。但这种特质是跟世俗的自保性回然相左的,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里,我们势必会以惊骇的眼神和情绪反应,被迫深入地去体验以及熏染人性中的种种恐惧与不足。借着这种深刻化的成长历程,天真会转为受创,从受创中自然会生起痛苦与避世的渴望,逐渐地,这些退缩的反应又会借着自我疗愈而化为真正的接纳,然后你才有能力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继而发展出悲悯、柔软与谦驯的精神质量。这一切都是“自爱”成熟化的必经过程,最后你终将发现,“自爱”与“爱人”本是同一种东西。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