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痛腹胀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热敷、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腹痛腹胀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肠套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的摄入,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喂养,避免过饱。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更换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
2、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注意手法要轻柔,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若宝宝哭闹抗拒需立即停止。
3、热敷使用40℃左右温水袋包裹毛巾敷于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缓解肠道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水温不可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观察宝宝反应,若不适加重需停止。
4、补充益生菌可选用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能改善消化功能,减少腹胀发生。需选择婴幼儿专用剂型,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服用后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
5、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肠痉挛可选用颠茄合剂缓解症状。腹胀明显时可用西甲硅油帮助排气。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体温、呕吐等情况。若出现持续哭闹、血便、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喂养卫生,餐具定期消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腹部受凉。适当进行被动操锻炼有助于胃肠蠕动。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排查过敏原。6个月以上宝宝可适量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辅食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