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可能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类型之一。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干咳、低热、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胸痛或咽痛。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但成人也可能发病,秋冬季为高发季节。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中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或抗体滴度升高可辅助诊断,部分医院可进行咽拭子支原体核酸检测。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能显示单侧斑片状浸润影,但影像学表现常滞后于临床症状。该病具有自限性,轻症患者可能无须特殊治疗即可自愈。
重症支原体肺炎或免疫力低下患者需及时干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是首选药物,对耐药菌株可改用四环素类或多西环素。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混合感染或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预防支原体肺炎需注重呼吸道防护。流行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可降低感染风险。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特别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的摄入。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病例时,应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做好环境消毒。支原体肺炎痊愈后一般不会产生持久免疫力,仍须注意日常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