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出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癌的出血特点主要有出血时间异常、出血量变化、伴随症状、出血颜色改变、诱发因素等。
1、出血时间异常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这是最具警示性的症状。未绝经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如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或两次月经间隔缩短。部分患者会出现非经期的不规则出血,出血时间与正常月经周期无明确关联。
2、出血量变化出血量可从点滴出血到大量出血不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少量褐色分泌物或血性白带,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突发性大量出血。部分患者出血量呈现进行性增加趋势,与既往月经量相比明显增多。
3、伴随症状出血可能伴随下腹隐痛或坠胀感,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头晕等。部分患者可观察到阴道排液增多,呈血性或浆液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可能出现腰骶部疼痛、排尿异常等压迫症状。
4、出血颜色改变出血颜色可从鲜红色到暗红色不等,常混有坏死组织或分泌物。早期出血可能呈现褐色或暗红色,大量出血时多为鲜红色。血性分泌物可能带有异味,这与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有关。
5、诱发因素出血可能自发出现,也可能在性生活后、妇科检查后或剧烈运动后诱发。部分患者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后出血症状加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异常患者更易出现反复出血。
子宫内膜癌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等方法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后仍需长期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