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是长期重复手腕动作导致的神经压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和握力下降。缓解方法主要有调整工作姿势、佩戴护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调整姿势:
保持手腕中立位可减少腕管内压力。键盘高度应与肘关节平齐,避免手腕过度屈曲或背伸。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鼠标和键盘支架,每小时休息5分钟做手腕伸展运动。
2、佩戴护具:
夜间使用腕关节固定支具能维持中立位,缓解晨起麻木症状。选择有金属支撑条的护腕,工作时佩戴可限制过度活动。护具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炎症和疼痛。严重病例可考虑腕管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能促进神经修复,需连续使用1-3个月。
4、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低频电刺激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每周2-3次,10次为1疗程。蜡疗和红外线照射也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肌肉萎缩者需行腕管松解术。传统开放手术切口约3厘米,内镜手术创伤更小。术后需制动2周,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完全恢复需6-12个月。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鼠标,接电话时改用耳机。工作间隙可做手指对抗练习:五指张开后用力握拳,重复10次。饮食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糙米、鸡蛋,适量补充亚麻籽油。游泳和瑜伽能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建议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大鱼际肌萎缩时,需及时就诊进行肌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