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的疾病,属于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病因机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胎盘形成异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免疫调节失衡等因素有关。胎盘缺血缺氧导致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发全身小动脉痉挛,进而出现血压升高。遗传因素、营养缺乏、高龄妊娠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血压升高超过140/90mmHg,伴有蛋白尿和水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危及母婴安全。
3、诊断标准诊断需满足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有蛋白尿≥0.3g/24小时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需排除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尿检和胎儿监护是重要诊断手段。
4、治疗原则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轻度患者可门诊随访,建议卧床休息、低盐饮食。中重度患者需住院治疗,常用降压药物包括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出现子痫前期或子痫时需立即终止妊娠,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
5、预防措施孕前控制基础疾病,孕期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变化。建议补充钙剂,保持适量运动,避免体重增长过快。高危孕妇可考虑低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压和尿蛋白。如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必要时住院观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