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伴随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该症状可能由胃肠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暂停添加新辅食,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换用无乳糖配方。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食用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家长需记录饮食变化与症状关联,若进食后腹泻加重需及时调整。
2、补充水分每公斤体重每日需补充100-150毫升液体,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替代普通水。家长需观察排尿频率,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补液时少量多次喂服,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呕吐。
3、物理降温体温38.5℃以下可温水擦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拭。保持室温24-26℃,减少衣物包裹。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骤升,需考虑细菌感染可能。
4、使用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家长需注意蒙脱石散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益生菌需用温水冲服。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止泻药。
5、及时就医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嗜睡、抽搐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粪便常规检查可鉴别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血常规判断炎症程度。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适合秋冬季腹泻患儿,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接触患儿后家长需严格洗手,患儿餐具单独消毒。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观察体重变化。若腹泻持续超过7天需排查乳糖不耐受或过敏因素,必要时进行食物回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