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肾动脉狭窄确实会引起高血压症状,这种高血压被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压升高。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1、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机制
肾动脉狭窄会减少肾脏的血流供应,导致肾脏缺血。肾脏为了应对缺血,会释放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这一系统会导致血管收缩和钠水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肾血管性高血压通常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常规降压药物效果不佳。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基础,常用药物包括: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降低血压。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降低血压。
- 钙通道阻滞剂(CCB):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 肾动脉球囊扩张术:通过导管将球囊送入狭窄部位,扩张血管,恢复血流。
-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防止血管再次狭窄。
- 肾动脉旋切术:适用于严重钙化狭窄,通过旋切装置去除钙化斑块。
4、手术治疗
对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另一种选择,常见手术方式包括:
- 肾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移植血管绕过狭窄部位,恢复肾脏血流。
- 肾动脉内膜剥脱术:直接切除狭窄部位的斑块,恢复血管通畅。
- 肾切除术:对于严重缺血导致肾功能丧失的患者,可能需要切除患侧肾脏。
5、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医疗干预,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对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至关重要:
-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减少钠水潴留。
- 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降低血压。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血管损伤,戒烟限酒有助于血压控制。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通过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