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可能会引起拉肚子。发烧与腹泻可能同时出现,通常与感染、炎症反应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感染是导致发烧和腹泻同时发生的常见原因。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表现为体温升高。病原体也可能直接侵袭胃肠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从而引发腹泻。胃肠型感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常以发热伴腹泻为主要表现。这类情况需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如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
某些退热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服用后出现药物相关性腹泻。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尤其空腹服用时更易发生。若腹泻与用药时间关联密切,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发热时机体代谢加快,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不当可能诱发消化不良性腹泻。建议选择清淡易吸收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加重肠道负担。
出现发热伴腹泻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饮食宜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食物,暂时减少蔬果摄入。若腹泻每日超过5次、持续2天未缓解,或出现血便、严重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