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患者在怀孕期间可以继续妊娠,但需密切监测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胆结石可能引发胆囊炎或胆道梗阻,需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来缓解症状,确保母婴安全。
1、胆结石在怀孕期间可能因激素变化和胆囊排空延迟而加重。孕激素水平升高会降低胆囊收缩功能,导致胆汁淤积,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同时,胎儿增大可能压迫胆道,进一步影响胆汁排出。这些因素可能引发胆囊炎或胆道梗阻,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饮食调整是缓解胆结石症状的重要措施。建议孕妇采用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减少胆囊负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菠菜,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也能减轻胆囊压力,降低症状发作频率。
3、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可溶解胆固醇结石,缓解胆汁淤积。对于急性胆囊炎,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控制感染。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疼痛,但需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4、手术治疗在必要时可考虑。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或胆道梗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选择,通常在孕中期进行,风险较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用于取出胆道结石,缓解梗阻症状。手术需在专业团队操作下进行,确保母婴安全。
5、定期产检和胆道系统检查至关重要。孕妇应每月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胆结石大小和位置变化。肝功能检查和血常规可帮助评估胆道感染和炎症程度。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妊娠顺利进行。
胆结石孕妇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合理治疗和监测,可以安全度过妊娠期,确保母婴健康。